时间:2010-04-19 来源:经纶集团 作者:经纶人
发轫于20 世纪90 年代初的民营教辅图书出版策划,至今已有20 多年的历史,这是曲折发展的20 年,这是竞争激烈的20 年,这是诸强纷出的20 年,潮起潮落,大浪淘沙,如今见证这段历史的规模企业已经寥寥无几,而创始于1994 年的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正是这段历史各个阶段的领跑企业之一。2005 年经纶集团成功从系统发行走向市场,在这个市场纷纷向系统退守的环境下,经纶集团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全国逆向转型成功的企业之一。近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李朝东。在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经纶集团注重学科本质的研究,注重产品内在品质,不追求表面奢华而质朴务实的风格。
精于心 简于形
经纶文化传媒以研发促发展
□采访人:吴静春(商报记者)
■受访人:李朝东(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总裁、中国出版物发行协会副会长)
□在教育图书刚性需求下降的背景下,经纶集团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年增长率,人均发行码洋近200 万元,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并具有较好成长性的民营出版发行企业之一。经纶集团是如何实现成功转型和高速发展?
■经纶集团的成功转型和高速发展,离不开其优质的产品和支撑产品深厚的研发理念。我们的产品线涵盖了从幼儿到高中的各学段各门类,涉及练习类、讲解类、讲练结合类、考试类、提优类、工具类、专项类等各个类别,可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教材解析》作为近年来讲解类产品的优秀代表,虽然不是先行者,但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抓住了讲解类书的本质,以准确的定位,翔实细腻的内容在市场上迅速崛起,销售量连年翻番,其高中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增长最快、最炙手可热的零售产品。这套《教材解析》从小学到高中,产品线长,版本齐全,已经形成一个品牌链。
《课时作业》是经纶出品的同步练习精品,在这类图书的领域中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经纶首倡“课时”练习的概念,开创了以“课时”为编写单位的教辅策划先河,并将同步练习类教辅带入了“课时”阶段,而“书+卷”的形式,也是此类产品包装形式的首创。在同类教辅地方化、低折扣化、直销化的环境下,《课时作业》以零售书的折扣,以止于至善的质量追求,傲然前行,在不可能形成品牌的领域,形成了品牌。
《高中精讲精练》是高中同步讲练结合类产品,开发于2009 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茧而出,甫一上市,便得到老师的广泛认可,掀起阵阵销售风潮。
《暑假总动员》是经纶公司开创的又一个教辅领域,填补了暑期产品的市场空白。它颠覆了传统的暑假作业的模式,将上下册合在一起,进行学年专题复习,同时突出暑期提优、学年衔接的功能。
□新课标实施后,小学、初中的课标与高中的课标相对独立,参与各学段教材编写的出版社非常多,造成了课标的部分不衔接等问题。经纶集团对此却有着一套完备的解决方案,在产品的研发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虽然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但是各社理解不一,加上学段教材由不同出版社编写的情况,造成了课标的部分不衔接问题、教材体系跨学段断裂问题、知识体系出现断裂、能力要求不一的混乱情况。经纶集团较早研究学段的衔接问题,并在2005 年出版了研究成果《幼小衔接》《小升初衔接教材》《初高中衔接教材》。“衔接教材”弥补学段间在知识体系、能力衔接上的断层,同时在学习方法、心理上给学生跨学段点拨,是学段衔接的权威教材,在全国学校中,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普遍认同。
《锁定中考》是我们策划的中考类名牌图书,共分为8 期,从初二暑假开始,一直到初三暑期毕业后的初高中衔接,细分需求,关注中考每一天,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首倡中考杂志化出版模式,是目前市场上系统最全面的中考复习组合出版物之一。
《高考档案》是经纶集团2010 年新推出的高考零售类产品,是高考一轮和二轮复习的补充,它在考点讲解、高考题的选择、排布和讲解上有重大突破,理念领先于同类产品。
类似的其他产品还有:同步试卷类《单元+月考》,提优类产品《小学提高班》《同步提优训练》,阅读与作文类产品《同步拓展阅读》《读写无忧——阅读与写作一体化训练》,工具类产品《知识大全》,专项类产品《高中政史地图表解读》《文言文一本全》《小学生同步字帖》等。
□李总之前提到研发是经纶集团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请您介绍下经纶的研发理念?
■经纶的研发理念可以用“四个补充”和“四个研究”来概括。
教辅图书又叫助学读物,它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帮助。社会发展很快,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快,一切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教育领域更是如此,表现为知识的滞后性、接受水平的差异性、主体需求的个性化等。我们认为,教辅图书就是满足这些需求的主要载体之一,它的功能即教材的延伸、教师的补充、课堂的补充、考试的补充。
我们认为,教辅图书代替不了教材,代替不了教师,代替不了课堂,只是教学实践中各种形态的补充,因此其所有图书都是围绕这4个补充展开的。
另外经纶集团所做的业务是教辅图书,属于文化产业。顾名思义,其横跨了教育与出版两个领域,教辅出版的本质不是出版,而是教育研究。出版只是形式,教育才是核心内容。经纶公司始终把教育研究作为公司的发展根本,主要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考试这四个方面进行。
我们在做项目和产品策划时,一定要回答这些问题:课标在这个板块(学段)是什么要求,教材实现了多少,课堂实现了多少,考试是怎么考的,我们还能做什么。把这几个问题回答清楚了,项目的定位问题,栏目功能问题,栏目里内容选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操作起来也就非常轻松了。经纶公司从不沉浸于项目本身中,盲目追求技术性的东西,而是从教育本身出发,力求让每道题都能真正为教育服务。
为应对教育需求的变化,经纶集团正从一个优秀的图书策划出版商转变为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商,并以此统揽教育产品的研发。我们将携手书业同道者,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1、教材的延伸。教材是为大众学生服务的,也是为大多数学生提供适量的知识需求。但是,教材是固化的范本,现在信息更新速度快,教材无法与最新的社会、科技、政治、文化发展保持一致,教辅随时出版可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反映最新的社会发展状况。
2、教师的补充。由于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存在差别,特别是城乡的差距,使得教师的资源配置、继续学习、获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都不一样。为教师提供足量、及时的信息,充足教师案头材料,以此提高教学水平,是教辅图书的另一功能。
3、课堂的补充。课堂教育是一个基本没有选择的教育方式,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这种教育方式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它只满足了学校教学要求的需要。学生中有“吃不饱”和“吃不了”两部分,满足这两部分的个性化需求,是部分教辅图书策划的源泉,更是它的市场服务目标。新课标是要改变这种模式,但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改变。教辅图书帮助学生们去解决、探索课堂传授以外的知识。
4、考试的补充。考试是对学习知识的检验,特别是升学考试,不仅是平时学习结果的竞争体现,也是临阵弥补过去学习不足、巩固过去知识的机会和手段。它需要科学、系统、有重点地去复习,教辅图书是其重要手段。
1、研究课程标准。课标是教材编写、考试、教学的依据,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经纶集团公司教辅图书编写的依据。研究课标,在领会总的精神情况下,就是分解课标,把课标的大目标分解到每册书,每个单元,甚至每一课,然后把这些大小目标,运用到每个项目中去。
2、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范本,是我们编写之源,我们研究教材不但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研究其能力体系,并指出其实现课标的不足,我们教辅的一个功能就是对教材不足的补充,以期达到课标的要求。
3、研究课堂教学。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教辅不是对课堂教学的重复,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经纶研究课堂教学,就是研究课堂教学的不足,发现哪些内容是课堂教学没有解决的,这些就是我们教辅要实现的目标,因为课堂教学不足有很多,因此教辅的种类也相应地比较繁多。
4、研究考试。考试是教辅产生最直接的动因,研究考试的方向,研究考试的模式,研究试卷的结构,研究试题,并把考试研究的成果落实到同步的教辅中去,在平时学习中渗透着考试的要求。
(转载自《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4月16日 第1644期第7版)